1972年05月01日,丹东市公共汽车公司开通市内汽车3路,运营区间为无线电一厂(白房街)蔡家沟(蔡家街),全长8.6公里,票价0.15元,走向与线路现今走向基本一致。
1973年06月,因蔡家街附近路况泥泞,无法行车,丹东市公共汽车公司市内3路汽车东端终点缩短至九道站,运营区间无线电一厂九道。
1980年01月,丹东市公共汽车公司市内3路汽车西端延长至帽盔山回车场终点,线路运营区间为帽盔山九道。
1983年08月19日,丹东市公共汽车公司市内3路汽车东端延伸至东窑(东尧)车站,运营区间为,帽盔山东窑,全长9.5公里,票价0.2元。
2001年11月01日,丹东市公共汽车公司当年采购的30台黄海牌DD6980QS(23101-23130)汽油无人售票公交车交付,当日上线3路运营,同日,3路公共汽车改为无人售票1元一票制。
2006年07月01日,因桃源立交桥完工投用,原有丹大线2公里铁路道口封闭,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三公司3路、五公司11路及支线、六公司21路不再行驶原有桃源街东段至体育馆方向。3路铁矿路口/铁路住宅站出站后驶上桃源立交桥,下桥后行驶人民街(锦山大街)、体育馆路后恢复原线路,取消桃源街车站。3路东行方向增设体育馆路车站(与4/5路共用)、西行方向增设民主桥车站(与1路共用);11路及支线、12路行驶至兴七路(制药厂)后直接经兴七路道口行驶至山上街,至桃源立交桥后行走辅路恢复原线路,取消体育馆车站,双向增设桃源立交桥车站;21路双向经山上街行驶至兴七路道口后,走行振八街至体育馆路恢复原线路,21路双向增设兴七路(制药厂)、体育馆、体育馆路车站。
2008年09月16日,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三公司3路、22路、28路路号分别改为103路、122路、128路,首末站与站点不变。103路因锦山大街新桥洞贯通导致振八街横断,改经振八街-十一纬路-十经街-十纬路运行。
2011年12月05日,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当年购置的丹东市首批100台LNG公交车中的72台正式交付运营,当日9时58分,40台丹东黄海DD6118S23(210201-210240)上线102路及支线运行,25台DD6109S28(310301-310325)上线103路运行,7台DD6109S28(310326、330227-330232)上线302路运行。
2015年06月18日,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公交三公司302路(人民桥绸二厂)更换为12台2014年购置的丹东黄海DD6851B01N车型(330236-330247),原有的7台丹东黄海DD6109S28中5台(310326、330227-330230)调至公交三公司103路运行、2台(330231-330232)调至公交四公司205路运行。
2020年11月01日,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东尧桥停车场投入使用,当日起,公交三公司103路始发站由帽盔山改为东尧桥,东段线路由东尧延长1站至东尧桥;公交三公司122路(江山街沙河镇)延伸至东尧桥,线路由江山街改由东尧桥始发;原公交二公司105路(桃源振安桥)划归公交三公司运营,线路由振安桥向东延伸至东尧桥,线路始发站由桃源改为东尧桥,首末班车发车时间对调。
2022年04月24日,丹东公交集团对下属各分公司进行精简调整,原公交六公司与公交三公司合并为丹东公交东部运营公司,原公交三公司管理下的103路及支线、105路、121路、122路划归东部运营公司管理。
2023年03月01日,丹东市公共交通集团东部公交运营公司106路30台配车黄海DD6129B30(610661-610690)转配至103路及103路支线使用。因车辆通行条件所限,同日起103路及103路支线不再走行振八街(北桥洞)-十一纬路-十一经街,改经兴五路-锦山大街行驶,双向取消站前北桥洞车站,新增兴五路北、兴四路车站,同时下行站前车站移至杜鹃广场。
2024年07月10日,丹东公交集团东部运营公司103路、103路支线于七道、于家站间的山上街于家小区路口双向增设“城隍庙路口”车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