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2年12月,永华汽车行、宝华汽车行新辟公交线,起讫站为湖滨灵隐。是杭州第一条公交线。
1923年01月,永华、宝华两汽车行合并,创立永华汽车公司。仍运营湖滨-灵隐公交线,并兼营出租汽车业务。
1932年,永华汽车公司湖滨-灵隐公交线(湖滨灵隐)线路延伸,起讫站调整为迎紫路灵隐。(迎紫路为今解放路青年路口附近)
1937年12月,日寇进犯杭州,永华汽车公司部分车辆被征用,仅剩8台大客和2台小客迁往内地,迎紫路-灵隐公交线暂停运营。
1938年,年初日人但马佑治出资经营但马佑治公司,获得开行迎紫路-灵隐公交线和迎紫路-拱宸桥公交线的权利。
1938年10月30日,日伪合组华中都市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,公司总部设于上海,并设上海、南京、苏州、杭州四个营业所和无锡、镇江办事处。但马佑治公司划归华都公司。运营迎紫路-灵隐公交线、迎紫路-拱宸桥公交线,并增开迎紫路-南星桥、城站-圣堂路两线。
1943年04月,战事吃紧,燃料紧缺,华都公司线路运营时断时续,迎紫路-灵隐、迎紫路-南星桥停驶。后改装以木炭为燃料,亦仅维持迎紫路-拱宸桥一线。
1945年01月,杭州公共交通全部瘫痪停业。涉及华都公司线路迎紫路-灵隐、迎紫路-拱宸桥、迎紫路-南星桥、城站-圣堂路、钱江南岸-萧山、凤山门-江干。
1946年,永华汽车公司回迁,并更名为商办永华公司,恢复灵隐-迎紫路运营。
1949年04月20日,杭州所有公交线路停止运营。涉及商办永华公司灵隐-迎紫路。
1953年08月01日,杭州市公共交通公司接收商办永华公司,湖滨-灵隐(湖滨灵隐)线路延伸,起讫站调整为灵隐大学路口,并正式定名7路。同步调整5路(湖滨笕桥)起讫站为大学路口笕桥。新辟9路,起讫站为城站七堡。
1963年,汽车一场7路(灵隐大学路口)线路延伸,起讫站调整为灵隐城站。
1979年08月,适应发展需要,车队改为车场,包括第一车队转变为汽车一场(涉及线路:3路、6路、7路、9路、10路、11路、13路、16路、19路、21路、23路),第二车队转变为汽车二场(涉及线路:2路、4路、5路、8路、12路、14路、15路、18路、20路、22路、25路),第三车队转变为电车场(涉及线路:51路、52路、53路),并由汽车一场、汽车二场组建汽车三场,转入线路包括但不限于:12路、25路、17路。
2025年02月22日,原“灵隐站”更名为“灵隐公交总站”,涉及线路:7路、西湖地铁接驳7线(7W)、278M路、319M路、324M路、505路、武林广场至灵隐专线、黄龙体育中心至灵隐专线、龙翔桥至灵隐专线、西溪路停车场至灵隐接驳线。在双休节假日期间启用的原“灵隐路32号”更名为“灵隐北站”,涉及线路278M路、319M路、城西公园至灵隐专线,同时西湖地铁接驳7线(7W)、324M路每逢双休节假日由灵隐公交总站改至灵隐北站始发。同时,西湖地铁接驳7线(7W)更名为7W(西湖地铁接驳7线)。